1.金发科技美国基地3月8日正式启动啦!
美国当地时间3月8日,金发科技在美国密歇根州的改性生产基地正式启动。
图片来源于金发科技公众号
据悉,美国金发今年将投产四条复合生产线、四台注塑机和两条原型生产线。根据美国金发的业务经理John Knight的访谈内容,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美国金发主要目的还是加强与当地汽车厂商的联系,开拓车用塑料的海外市场。
此次投产的美国基地是金发在北美地区的首个投资项目。金发科技总经理李南京表示,金发科技北美生产基地产至2020年有望实现20万吨的产能。推荐阅读:美国金发3月8日正式投产!密歇根州长将出席开工仪式
新闻来源:金发科技
2.江淮确认!中国第三家合资大众来了
今年2月中旬有消息称大众有意进一步加深与中国汽车厂商的合作,很可能组件第三家合资车企。现在这一消息在本次两会期间得到进一步证实。彭博社报道称,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日前在两会期间表示,正积极与大众汽车谈判,有望与后者达成合作关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江淮和大众仅仅在技术层面合作或组建商用车合资公司,则不会遇到“同类合资企业不得超过两家”的门槛;但当前透露的风声基本敲定合资意向,如果属于乘用车合资公司范畴,则将打破原先的数量壁垒。来源:驱动之家
3.中科院发明新型薄膜材料
鉴于海上石油泄漏和核事故造成的严重污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专家利用自组装新方法合成了一种多功能柔性薄膜材料,可高效去除与分离水体中放射性离子锶(Sr)、铯(Cs)以及油性物质。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课题组人员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以钛酸盐纳米带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材料,构建了可塑性的纳米多孔薄膜材料,对放射性核素Sr和Cs有优异的富集与吸附性能,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去除。与此同时,再在薄膜表面覆盖一层挥发性有机硅后,得到疏水性薄膜,对水体中的油性物质具有出色的选择性和快速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高达自身质量的23倍。新华社
4.巴斯夫推出Ultramid ,为敏感汽车电子应用出妙招
巴斯夫目前研发出聚酰胺6和聚酰胺66的组合产品,可防止敏感汽车应用中的微型电子设备,如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因电气腐蚀引起的电路损坏。
Ultramid的电子质量非常纯净,几乎没有任何电活性或腐蚀生成量,但仍然具备良好的耐热老化。Ultramid经过特殊的质量测试,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以及卤素含量的分析。目前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包括未着色和黑色系列,玻纤含量分别为30%和35%,同时也可进行激光标记。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5.中国23家轮胎企业获首批行业准入
根据中国最新《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和《轮胎生产企业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企业自主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组复核及现场抽查等程序,中国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符合《轮胎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公示时间:2016年3月3日至2016年3月13日。
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6.索尔维延长波音合同,继续向其供应材料
比利时化工巨头索尔维已成功延长其波音合同到2020年,将为波音大型客机供应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和粘结材料。
7.聚烯烃供不应求?北欧化工2015年净利润激增73%
奥地利化工巨头——北欧化工集团2015财年净利润猛增73%,尽管销售额下滑了7.5%。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受益于其聚烯烃业务、基础化学品业务以及博禄公司的Borouge 3项目。公司CEO Mark Garrett认为这要归功于供不应求的市场对于聚烯烃的稳固需求。点击,阅读详情:聚烯烃供不应求?北欧化工2015年净利润激增73%
8.全耐塑料今年全球开6座工厂,中国占一半
法国制造商全耐塑料今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有六座新工厂开张,其中三座位于中国。
2015年该公司在中国开张的三座工厂中,武汉保险杠工厂产能将供应通用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长沙保险杠工厂则供应大众和菲亚特在华企业,北京燃料系统工厂用于供应中国本土车企。点击,阅读详情:【零部件】全耐塑料今年全球开6座工厂,中国占一半
9.Sabic收购荷兰公司,扩充纤维增强热塑性业务
Sabic收购了荷兰一家处于困境中的公司,以扩大其材料产品组合。新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FRT)业务将专注于生产工程热塑性塑料,纤维增强单向(UD)带的生产。这类胶带主要用于建筑、交通和能源等行业。点击,阅读详情:关注 ▏Sabic收购荷兰公司,扩充纤维增强热塑性业务
加入汽车交流群,请加微信:18320928915,并注明“汽车+公司”
阅读原文,申请加入汽车交流群
↓↓↓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