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通报》创刊于1988年,是在已故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王葆仁先生倡导下创办的,是高分子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核心期刊)。
《高分子通报》现为月刊,刊物设有项目申请指南、展望、专论、杰青论坛、综述、研究简报、知识介绍、高分子与工业、讲座、教学、技术交流、会议专栏、机构与单位介绍、信息动态等栏目。行业动态趋势或发展预测、问题研究及总结、青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介绍、高分子科学最新动态等等都有涉及,亮点十足。
高分子通报2016年第1期目录
项目申请指南
高分子学科动态与2016年度指南
综述
聚烯烃合金的研究进展(II)——分级方法、结构调控与性能
外敷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温敏性氨基酸-聚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表面改性聚丙烯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碳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磷酸铵微胶囊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研究简报
分子结构对环氧树脂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研究
复合酶耦合酶解酸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研究
成型方式对不同木塑复合体系的性能影响研究
具有氢键结构的有机材料及聚合物材料的压力诱导位移突变
知识介绍
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教学
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同创新模式探讨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高分子学科动态与2016年度指南
作者: 董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北京 100085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2016基金指南; 高分子学科动态; 前沿与进展
摘要: 结合2015-2016年新情况,概述近期高分子学科新动态,给出年度基金申请指南,指出基金申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聚烯烃合金的研究进展(II)——分级方法、结构调控与性能
作者: 姜柏羽1; 刘振学2; 贺爱华1
1. 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042;
2.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滨州 256500
关键词: 聚烯烃合金; 分级; 表征; 性能
摘要: 聚烯烃合金是通过釜内聚合制备的多组成的聚烯烃材料。本文分别从聚烯烃合金的分级方法、组分和性能等方面对聚烯烃合金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溶剂抽提分级法、温度梯度分级法、升温淋洗分级法、等温热分级法和逐步结晶分级法等聚烯烃合金分级方法的原理,特别关注了聚丙烯/橡胶弹性体合金、聚丙烯/聚乙烯合金及聚丙烯/聚丁烯合金的组成与性能。并分析了聚烯烃合金的发展趋势。
外敷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 李涛; 吕思瑶; 翟文中; 何玉凤; 王荣民
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兰州 730070
关键词: 外敷材料; 药物负载; 天然高分子; 合成高分子
摘要: 皮肤受损后需要立即使用外敷材料,从而加速止血、保护创面、防止细菌感染,并促进创面愈合。本文在介绍伤口的分类和敷料的选择的基础上,就典型的敷料制备、干燥和成型技术,以及目前常见的外敷材料药物负载方法进行了概述。其次,重点阐述了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外敷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天然高分子因其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等特点,常用于治疗烧伤、创伤引起的皮肤和组织缺损。而合成高分子优点为:具有很长的保质期、较强的机械性能和较低的炎症反应,几乎没有携带病菌并传播的风险。目前,改性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已经在生物医药、材料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技术和药物控释技术的发展,将会大大推动外敷材料的研究开发并拓宽其应用领域。
温敏性氨基酸-聚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 雒春辉
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国家民委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21
关键词: 氨基酸衍生物; 多肽; 温度响应; 杂化材料
摘要: 温敏性聚合物在组织工程、药物传递和缓释、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药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以及吡咯烷酮基聚合物是典型的温敏性聚合物。然而,这些温敏性聚合物功能相对单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温敏性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特性、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以及其他功能。氨基酸是两性分子,具有手性、生物相容性好、多官能团、二级结构丰富等优点。以氨基酸或多肽构筑温敏聚合物可以将聚合物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优点结合起来,本文介绍了此类材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表面改性聚丙烯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作者: 蔡冰; 胡跃鑫; 韩向艳; 雷良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 抚顺 113001
关键词: 血液相容性; 聚丙烯; 表面改性;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摘要: 聚丙烯具有价格低廉、无毒、易于加工等优点,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聚丙烯自身有较强的疏水性,与血液相接触时,血浆蛋白会在材料表面大量吸附,诱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造成凝血和溶血的发生。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血液相容性是限制材料能否长期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表面改性法提高聚丙烯血液相容性的研究现状、表面改性方法和常用的大分子单体,并分析了当前聚丙烯表面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聚丙烯的发展前景。
碳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作者: 史燕妮1; 2; 李敏2; 陈师2; 夏少旭2; 吴琪琳1; 2
1.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620;
2.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620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 低毒性; 上转换效应; 生物成像
摘要: 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稳定的荧光性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吸引了化学、物理、材料和生物等各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半导体金属量子点,CQDs还具备优异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更拓宽了其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前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QDs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除此之外,本文综述了CQDs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性能,包括CQDs的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上转换效应,并对CQDs在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磷酸铵微胶囊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 蔡欣; 潘明珠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系, 南京 210037
关键词: 原位聚合; 阻燃; 协同效应; 微胶囊; 聚磷酸铵
摘要: 以聚磷酸铵微胶囊阻燃剂的包覆壳材料为重点,综述了聚磷酸铵微胶囊阻燃剂的无机材料包覆、有机材料包覆、双层或多层包覆以及纳米材料包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原位聚合法制备聚磷酸铵微胶囊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聚磷酸铵微胶囊形成过程中,包覆壳材料与聚磷酸铵的原位聚合方法及机理。并且提出了聚磷酸铵阻燃剂在材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协同效应。最后,结合聚磷酸铵微胶囊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原位聚合在微胶囊阻燃领域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分子结构对环氧树脂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研究
作者: 石蕾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内聚能密度; 分子模拟
摘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双酚A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体系(DETDA/DGEBA体系)和间苯二胺/双酚A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体系(mPDA/DGEBA体系)的交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化剂分子结构的差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PDA/DGEBA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模量以及阻碍水分子的扩散性能均高于DETDA/DGEBA体系。为了进一步揭示交联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上述两体系的自由体积和内聚能密度。结果表明,与DETDA/DGEBA体系相比,mPDA/DGEBA体系具有较小的自由体积和较高的内聚能密度。较小的自由体积和较高的内聚能密度是造成mPDA/DGEBA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模量以及阻碍水分子的扩散性能均高于DETDA/DGEBA体系的原因。
复合酶耦合酶解酸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研究
作者: 蔡灵燕1; 马玉龙1; 2; 麻晓霞1
1.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银川 750021;
2. 宁夏大学能源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银川 750021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秸秆; 酸水解; 酶解
摘要: 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经过2%硫酸预处理后,利用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三种酶协同酶解,以提高玉米秸秆的酶解产糖量。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为48h,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分别为45U/mL、30U/mL、60U/mL时,葡萄糖、木糖和酶水解得率分别为67.83%、3.25%、73.65%,相比纤维素酶单一酶解的葡萄糖、木糖和酶水解得率分别提高了65.04%、20.82%、65.06%。分步糖化发酵5天后,相比单一酶解发酵乙醇含量提高了72.5%。说明利用三种酶复合处理,能明显提高酶解产糖量。研究结果为玉米秸秆转化为可发酵糖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成型方式对不同木塑复合体系的性能影响研究
作者: 朱娴1; 刘芹1; 包玉衡1; 雷文1; 2
1.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南京 210037;
2. 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2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PE; PP; 加工成型方式; 力学性能; 热性能; 流变性能
摘要: 以木粉为填充材料,以PE(聚乙烯)、PP(聚丙烯)为塑料基体,分别采用混炼-模压工艺和挤出-注塑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不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流变性。结果表明,混炼-模压工艺制备的PE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优,而挤出-注塑工艺制备的PP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优,且在PE塑料系列中,HDPE(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好,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最好,但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差。
具有氢键结构的有机材料及聚合物材料的压力诱导位移突变
作者: 徐晶1; 2; 王佳1; 张迎迎1; 张海全1
1.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秦皇岛 066004;
2. 东北石油大学, 秦皇岛 066004
关键词: 氢键; 聚乙烯醇; 纳米压痕; 位移突变; 对苯二酚单晶; 蠕变突变
摘要: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具有氢键结构的聚乙烯醇(PV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表面力学行为。与PMMA薄膜相比,在PVA薄膜的载荷-位移曲线上观察到了明显的位移突变现象。从结构差异分析可知,氢键诱导PVA薄膜产生了位移突变。为了证明结构中氢键与纳米压痕所获得的位移突变的相关性,制备了对苯二酚单晶并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对苯二酚单晶的表面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单晶具有氢键笼状结构,对苯二酚单晶的载荷-位移曲线载荷阶段以及保载小于临界载荷的位移-时间曲线均观察到了明显的位移突变和蠕变突变现象,并且载荷阶段的位移突变量随临界载荷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同时位移突变还与加载速率相关。
不同形貌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 王淑敏; 高婷婷; 刘蕊蕊; 任义仙; 周国伟
山东省高校轻工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济南 250353
关键词: 聚苯胺; 化学氧化聚合法; 电化学
摘要: 综述了不同形貌聚苯胺(PANI)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PANI形貌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不同形貌的PANI,并讨论了苯胺的浓度、氧化剂的浓度、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掺杂剂等参数对PANI形貌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概述了PANI在超级电容器、传感器、防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协同创新模式探讨
作者: 洪浩群1; 2; 张海燕1; 2
1.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广州 510006;
2. 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06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高分子; 生产实习; 协同创新
摘要: 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办学目标、生源构成、服务地区不同于部属高校,其生产实习教学环节面临各种困境。寻求有效的途径突破生产实习的困境成为当前各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在分析该校的办学特点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近年来生产实习状况的基础上,介绍该校以大学联盟为平台的生产实习新模式,并详细说明其实施方案。该模式基于该校的协同创新战略,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作者: 孔立智; 刘锁兰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 213164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辩证思维; 对立统一; 发展
摘要: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发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精髓,同时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方法,与课程内容广泛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 武卫莉; 刘喜军; 贾宏葛; 佟丽; 程伟东
齐齐哈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齐齐哈尔 161006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创新实验能力; 培养模式
摘要: 结合国内外的工程硕士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国内工程硕士的课题研究方向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脱轨现象、上理论课时间不足等问题,在借助于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导师制、灵活培养模式, 确保创新实验能力培养的效果,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通过对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积累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点击链接,即可进入各种高分子材料的资料库:
不过瘾?回复“汽车”其他关键词,可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加入艾邦高分子交流群,请加微信:15712009605,并注明“主营+您的公司”。
阅读原文,申请加入艾邦高分子交流群
↓↓↓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