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何享健带领23位顺德北滘居民,筹集5000元创办塑料生产组;
1980年,美的开始进入家电行业;
1990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200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从5000元到1000亿元,从23名农民到130,000员工,美的如何从一个小型塑料加工厂转变为家电巨头的?
本文篇幅较长,主要内容有:
一、1968-1975年,5000元创办塑料生产组
二、1976-1980年,转向汽车配件等生产
三、1981-1991年,初涉家电
四、1992-2010年,发展壮大
一、1968-1975年,5000元创办塑料生产组
改革开放前夕,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我国珠三角地区孕育出了一批勇于探索的创业者,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自广东顺德的何享健就是这创业大潮中的一滴水。
图:1968年,创业时的集资收据
1968年5月2日,何享健等23位北滘居民筹集5000元,组建“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何享健任组长。彼时的塑料生产组相当于现在的小型塑料加工厂,员工20余人,占地20平米,主要生产塑料瓶盖、玻璃瓶盖和皮球。
图:生产塑料盖时所用的喷油灯(左)和烤箱(右)
图:塑料生产组时期生产塑料瓶盖的主要设备:手动压缩机(俗称手啤机)
如上图,您能看得出来这是注塑机吗?这是当时的注塑机:通过喷油灯和烤箱加热熔融塑料,通过手动压杆(上图中的长棍)提供动力,通过铡刀去除水口。
图:塑料生产组时期的产品:塑料瓶盖、塑料墨盒
1975年12月,“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自有资金超10万元,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1人,工人60余人,厂房面积增至2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塑料瓶盖、五金制品。
此时,工厂规模得到扩大,相当于如今一个中小型塑料制品加工厂,这种规模的加工厂很有可能会遇到瓶颈。所幸何享健此时已经意识到了技术人员的重要性,在当时就引进了技术人员,还增加了生产产品的多样性。
二、1976-1980年,转向汽车配件等生产
图:上世纪70年代末生产的发电机
图:汽车挂车刹车阀及标准件
经过一定的技术积累,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结合自己在塑料和金属方面的加工经验,学习外面的技术,将业务拓展至汽车配件领域。
1976年5月,“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1人,工人130人,主要生产汽车挂车刹车阀、橡胶配件等。
三、1981-1991年,初涉家电
图:何享健与技术人员于1976年一起制作的小风扇
图:明珠牌电扇:北滘公社电器厂生产的第一台金属电扇(1980年)
1980年,“顺德县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工厂自行研发,于1980年11月生产出第一台40厘米金属台扇,当时取名“明珠”牌(如上图)。
图:第一台采用“美的”商标的电扇和第一代“美的”商标图案(图标整体为转动风扇的形象,也许你斜着看会更形象一点;中间为美的的拼音缩写“MD”)
1981年3月,在“美的”、“明珠”、“彩虹”和“雪莲”等预选商标中,选择“美的”作为其商标,并沿用至今。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美的”这个名字更加好听、耐用,其字面意思为“心存美好希望”,不知道当时何享健先生等人是否有这个意思。
图:1992年12月,何享健和马军博士考察西德时合影
1985年起,美的开始聘请国有企业技术骨干做“星期六工程师”。90年代初,美的坚持每年在全国高校招聘大学毕业生,提升招聘博士、硕士占比。
关于人才方面,何享健先生说:“宁可放弃一百万利润的生意,也绝不放弃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
1991年,引进华南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博士马军,美的成了全国第一个引进博士的乡镇企业;另外,何享健先生将方洪波先生从内刊编辑一手提拔至空调事业部总经理,为了给“方洪波们”提供发展空间,何享健不让独子何剑锋先生进入美的。事后证明,何享健先生得到了一位远超一百万的人才,方洪波先生于2012年接任美的集团董事长。
四、1992-2010年,发展壮大
图:美的电器新股认购申请表(左)和美的电器第一届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右)
1992年,美的推进企业转制,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同年8月,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美的电器(000527)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
图:1998年,美的创业三十年庆典,部分创业者合影
1998年,美的创业三十年庆典,上图为部分创业者合影。由上图可以看出,美的的创业团队中女性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半边天”的力量!
图:美的集团建立基地、收购企业图集
从1998年开始,美的通过建立基地、收购企业等将其业务分布至全国各地,并走向海外。在此期间,美的集团规模和多样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图:2010年,美的销售额突破1000亿
图:2012年,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担任美的集团董事长
2010年,美的跨越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十年增长十倍的辉煌业绩。2012年,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担任美的集团董事长,这标志着美的完成职业经纪人和企业创始人的交接。
图:美的集团总部大楼
图:艾邦高分子组织参观美的集团总部大楼
综合分析,“塑料界前辈”美的从塑料加工厂发展到家电巨头至少有以下四点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1.赶上好时代。美的是在中国开放黄金时代的大背景下崛起、发展的,良好的土壤才能滋养优秀的企业。
2.重视技术人员,鼓励创新。正如何享健先生所说的:美的能够从一个23人的街道小厂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正是不断机制创新的结果。企业机制的弱化、退化,比一亿元投资(失败)更致命。
3.充分运用“半边天”力量。美的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男女比例很重要:一方面,女性更加细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员工的相对稳定。
4.技术积累。很多企业刚做没多久就投身房地产、融资上市,岂不知支撑德国工业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
塑料人苦,做塑料人的老婆(老公)也苦;为了让家人少受点苦,我们或许可以向美的学习,心存美好希望,做一个励志的塑料人!
推荐阅读: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美的集团,艾邦高分子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加入艾邦高分子交流群,请加微信:18319055312 或 15712009605,并注明“美的+公司”
阅读原文,加入艾邦高分子交流群
↓↓↓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