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智能表面的触控薄膜,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常用的ITO。确实没有错,ITO在手机,平板,电视等等触控领域占据了好多年的地位,但是随着汽车智能表面的发展,基于ITO不可折弯的特性,所以也有很多很多替代ITO的触控薄膜方案出现。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近年在智能表面圈非常火热的CANATU 触控薄膜,我们可以从这个图中看到触控薄膜可以做到非常好的折弯性,这个是ITO目前所做不到的。当然同时还具备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

那么下面我们汇总一下该产品的具体优点:
-
最大的优点应该就是可以3D可成型,灵活,可弯曲或弯曲的多点触控;
-
可以实现4.3寸到高达15寸的大小触摸屏幕的灵活度
-
触控薄膜本身零反射和零雾度
-
CANATU 触控薄膜极高的对比度,增强户外可读性
-
CANATU 触控薄膜可以实现隐形模式(也就是不点灯的时候看不到任何信息)
-
CANATU 触控薄膜具有很高的透光率
-
CANATU 触控薄膜可以将电池寿命提高15%到25%
-
CANATU 触控薄膜具有很好的成本竞争力
-
CANATU 触控薄膜绿色碳技术 - 无毒化学
CANATU可以为触控面板或者智能表面生产透明导电的CNB薄膜,甚至可以做到正在的3D球面,从第一个图来看是非常厉害的,正常我们的触控薄膜只有可以平面,比较好的可能也就是可以具备一定的拉伸性能,但是可以做出球面同事还具备触控性能,同时具备透光率要求,并且灵敏度还可以满足触控要求的应该只有这个碳纳米管的技术可以实现。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CANATU 触控薄膜不仅仅可以做点触控,同时可以做一个方向的滑条触控和圆形的滑条控制。可以想象在汽车智能表面的产品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产品的要求了。

这个图我们看到了可拉伸性,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可以做装饰性和功能薄膜集成在一起。这个也正是我们汽车智能表面所需要的。


我们从网上看到了CANATU这个技术的制造工艺过程,可以从图中读到:
首先现在碳纳米管沉积(应该是PVD或者CVD的技术)到PC等塑料薄膜表面;
在碳纳米管的基础上做装饰层的印刷,这个和我们普通的IML工艺的印刷步骤是一样一样的。
对集成了碳纳米管和装饰油墨的薄膜进行成型工艺,这个也和IML工艺的步骤是一样的;
对于成型以后的薄膜,放入模具是实现镶嵌注塑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等到了最后的产品,这个塑料件不在是之前仅仅是装饰功能的一个产品,同时他已经具备了做触控产品的性能。
当然后面我们还需要电子电路相关技术,机械设计,光学设计等等的技术结合才真正算得上是我们所说的汽车智能表面。这个课题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但是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角度大家一起来讨论智能表面技术。
汽车内饰将由现在的装饰性往功能性以及智能表面发展,汽车将有诺基亚时代,像苹果时代迈进,我们也建有汽车智能表面微信群,请添加微信:polytpe009,备注:公司+智能表面。#标签#材料,汽车#

阅读原文加入艾邦汽车智能表面群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