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设计人员主要依靠基础资料手册和自己掌握的知识来选择元件,并将元件整合到设计中。如今,许多半导体公司已经认识到,为了在越来越短的时间期限内将复杂设计推向市场,设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现在需要建立完整的设计支持工具生态系统,助设计人员一臂之力。根据所涉及的技术和制造商,支持工具可能包括评估板/套件、SPICE 模型和仿真工具、参考设计、选型指南、应用手册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资料。当然,新技术的成熟及其生态系统的扩大都需要时间。大概是因为碳化硅 (SiC) 广泛用于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的大功率转换应用,许多人仍然将 SiC 视为一种“新”技术,并且认为其支持生态系统很不完善。艾邦新建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微信群,欢迎碳化硅前道材料与加工设备,后道器件生产和模块封装的行业朋友一起加入讨论。
对任何生态系统而言,起初最关键的是有多少可用的产品组合。许多人认为,SiC 产品仅限于 MOSFET 和二极管。快速浏览一下安森美 (onsemi) 的 EliteSiC 产品线,就会发现它有 120 多款各种类型的二极管,工作电压最高可达 1,700 V。此外,还有 100 多款 650 V、900 V 和 1,200 V SiC MOSFET,以及 30 多款基于安森美自有 SiC MOSFET 和二极管的功率集成模块 (PIM)。产品线中还包括其他器件,例如至关重要的栅极驱动器(如 NCP51705),用于确保 SiC 器件正常运行并发挥理想性能。
如今在构建任何形式的硬件时,几乎都要先使用 SPICE 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以获得对电路行为方式的合理估计。为了支持仿真,安森美为旗下的 SiC 器件提供基于物理的可扩展 SPICE 模型及 Elite Power 仿真工具。在该仿真工具中使用出色的 EliteSiC 器件时,可得出准确的结果。行业主流平台都支持安森美基于物理的可扩展 SPICE 模型,包括 PSpice、LTspice、Simetrix、Spectre、ADS、SABRE 和 Simplorer。为了提供进一步支持,安森美开发了用于系统级仿真的 PLECS 模型生成工具。与许多仅适合硬开关的 PLECS 模型不同,安森美的 PLECS 模型自助生成工具支持工程师创建定制化的高保真 PLECS 模型。这些模型同样适合软开关应用,例如 DC-DC、LLC 和 CLLC 谐振、双有源桥及相移全桥 (PSFB)。
图 2:如何选择 Elite Power 仿真工具和 PLECS 模型自助生成工具构建 SiC 器件可能很有挑战性,特别是要保持充分的过程控制以确保高可靠性。只有对晶圆和产品进行全面认证,结合有效的故障分析技术充分理解故障模式,并落实纠正措施计划,才能避免出现问题。安森美基于缜密的设计方法、严格的生产监控、制造控制、适当的筛选和稳健的认证,开发了一套全面的跨功能方法来评估旗下的 SiC 产品,只有通过评估之后才会将产品投放市场。随着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利用 SiC 技术的主要应用的增长,人们开始担忧 SiC 产品的供货问题。这种担忧似乎是基于一个误解,即 SiC 产品难以制造,产能有限。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SiC 产品制造是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由不同公司负责不同阶段。然而,安森美是一家具备 SiC 及相关方案端到端供应能力的大型供应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制造过程从生长单晶 SiC 材料开始,然后生产晶圆衬底,接着生长薄外延层,之后是若干器件加工步骤,最后是封装产品。安森美的整个制造过程采用端到端垂直整合的模式,每个步骤都要进行详尽的可靠性和质量测试,以确保产品几乎零缺陷。
安森美的垂直整合供应链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可扩展性、质量优异和生产成本可控。此外,在外延生长之前和之后会进行缺陷扫描,以提供额外的质量保证。垂直整合还支持在价值链的每个阶段快速反馈状态信息,从而有助于确保产量能够快速提升,并且流程得以优化。文章来源:安森美
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很长,为了促进行业交流和发展,艾邦新建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微信群,欢迎碳化硅前道材料与加工设备,后道器件生产和模块封装的行业朋友一起加入讨论,目前加入的企业有三安,晶盛电机,基本半导体,华润微,晶越,天科合达,天岳,瑞能半导体,泰科天润,硅酷,烁科晶体,中电科,微芯长江,汇川,天晶智能,芯恒惟业,长沙萨普,浙江兆晶,湖南顶立,上硅所等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通过底部菜单申请加入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微信群。
The 2nd IGBT/SiC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dustry Forum媒体支持:艾邦半导体网、锂电产业通、艾邦陶瓷展、智能汽车俱乐部、光伏产业通、艾邦储能与充电、艾邦氢科技网冠名支持: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
序号 | 议题 | 单位 |
1 | 电动汽车主驱功率模块的开发与应用 | 智新半导体 主任工程师 王民 |
2 | 基于先进IGBT的可靠性及FA研究 | 上海陆芯电子 市场技术总监 曾祥幼 |
3 | 基本半导体B2M第二代碳化硅MOSFET在新能源市场的应用 | 基本半导体 业务总监 杨同礼 |
4 | 面向光伏与储能应用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 | 林众电子 市场总监 冯航 |
5 | 功率模块封装工艺 | 硅酷科技 高级总监 郑宁 |
6 | IGBT可靠性评估及失效分析 | 南粤精工 总经理 李嵘峰 |
7 | 大功率功率模块散热基板技术 | 鑫典金 副总 李灿 |
8 | PressFit技术在IGBT模块中的应用 | 徕木电子 技术总监 王昆 |
9 | 汽车芯片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拟邀应用终端厂 |
10 | SiC芯片技术进展及趋势 | 拟邀请SiC芯片技术专家 |
11 | 碳化硅生长技术浅析与展望 | 拟邀请碳化硅材料供应商 |
12 | 大尺寸碳化硅晶片精密研磨抛光技术 | 拟邀请碳化硅研磨抛光企业 |
13 | 功率半导体模块动静态特性与可靠性测试解决方案 | 拟邀请测试企业 |
14 | IGBT/DBC 清洗技术 | 拟邀请清洗材料/设备企业 |
15 | 高温高功率IGBT模块封装的技术挑战 | 拟邀请IGBT企业 |
16 | 功率模块模块的自动化生产装备 | 拟邀请自动化企业 |
17 | 超声波焊接技术在功率模块封装的应用优势 | 拟邀请超声波焊接企业 |
18 |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先进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 拟邀请封装企业 |
19 | 高可靠功率半导体封装陶瓷衬板技术 | 拟邀请陶瓷衬板企业 |
20 | IGBT模块封装材料解决方案 | 拟邀请封装材料企业 |
更多议题征集中,演讲及赞助请联系张小姐:13418617872 (同微信)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17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半导体网):碳化硅生态系统走向成熟,这三点必须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