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内饰IMD的两大巨头,我们在上一篇谈到了KURZ,那么我们今天来谈谈内饰行业的另外一个巨头Nissha,我们说他们两家基本上垄断了汽车内饰IMD的设计一点不为过,我相信没有哪位汽车内饰的从业者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的。
Nissha的IMD和IML产品具有独特的触感,手感和质感,超越单纯的装饰。将印有所需设计的薄膜镶嵌入模具中。树脂被引入到模具中,并且设计在模制时转移到部件上。这个革命性的系统能够在复杂的三维几何形状的树脂产品上实现复杂的图形。IMD和IML已成为世界塑料装饰的主要方法之一,取代了传统的绘画,丝网印刷和移印方式。 IMD和IML现在被广泛认为是唯一能够满足设计师对美的高级需求的方法。日写集团将继续以更加多元化和美丽的方式装饰世界各地的各种消费品。
IMD和IML是Nissha Co.,Ltd的注册商标或商标。PS:这些导致市场上很多相同的工艺技术但是不同的叫法,小编对于这种对某种工艺技术注册商标的做法有一些个人的意见,因为工作中因为名字的原因和太多人解释过哪些哪些其实就是一个技术但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IMD是一种在注塑模具内使用转印箔使用转印箔进行同时装饰的技术,因此简称为“模内装饰”。
我们看看下图是日写的一个设计概念,但是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内饰设计的一些元素,首先我们可以看得到中控的位置不在限制于装饰效果,他更多的是集成了很多触控技术,无缝的设计是触控技术和装饰表面技术无缝连接最好的结合起来。

我们来介绍一下日写IMD的主要特征:
- 
大规模生产具有相当的成本效益。
 - 
由于成型和装饰过程同时进行,因此可大量节省地面空间和加工时间。
 - 
由于油墨层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仅显着减少,而且由于出色的产量,废物的减少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成为可能。
 - 
由于该过程发生在清洁的环境中,因此不存在有机溶剂等环境污染的风险。
 - 
系统可以重现金属效果,珍珠光泽,光泽,哑光,木纹,钢琴黑,表面纹理等各种艺术表现,具有高精度的定位精度。
 - 
复杂的3D几何可以用高质量装饰。
 - 
表面采用优质防刮硬涂层技术保护。
 
那我们今天也分别介绍一下日写在IMD工艺中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有3种施工方法,Type-TR,Type-S和IML(IMD Type-P)。日写集团将提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实现与客户产品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相匹配的卓越设计和功能。
一、IMD (Type-TR)

只有印刷在薄膜上的图案在成型时才被转移到树脂表面并且薄膜被取出。
通过与模制品同时进行装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这是一种通过对齐装饰可以实现低成本和高质量设计的施工方法。
- 
高精度对齐是可能的
 - 
成型前后不需要裁剪薄膜边距
 - 
多种设计(如木纹,金属,几何图案等)的组合可以在同一表面上复制
 

二、IMD(Type-S)
Type-S是一种可以处理施工方法中高度收缩的形状的系统。 通过增厚膜,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缩,并且可以在具有更复杂的3D形状的塑料产品上进行生动的设计。
通过加热软化的图案薄膜排列在模具内部,进行注塑成型,然后修剪任何必要的部件。
- 
几乎不变形的清晰图案可以装饰成高度收缩的形状。
 - 
使用丙烯酸膜外层,可以获得具有深度感和优异物理特性的高品质外观。
 - 
过程自动化和缩短的节能系统。
 

IMD Type-S
三、IML (IMD Type-P)
IML(IMD Type-P)是一种可以处理最厚的胶片的系统。 这是一种预制印刷片材,然后在注塑模式内插入粗糙薄膜的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合装饰复杂的形状。 此外,可以实现具有深度感和优异物理特性的高品质外观(无光泽处理也是可能的)。
这是一个预成型工艺,通过加热软化的设计薄膜排列在成型模具内部。 任何不必要的部分将被修剪。 树脂被引入到模具中,并且薄膜在模制时与其一体化。

最后,不管kurz也好,日写也好他们曾经以及现在都是汽车装饰件领域的老大,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开始布局装饰背后的功能,照明设计等设计。他们都在各种展会上展示出了不同的集成度很高的产品,暂且我们也把他们叫做智能表面吧。小编也希望有机会可以深度的了解一下他们对于汽车智能表面这个领域的动作,写一篇新的文章和各位分享。
未来汽车内的每一个表面都可以是智能表面,包括门饰板、仪表板、方向盘、天窗模块、照明系统等等,这些表面现已由装饰作用向机电一体化用户界面发展。现在智能表面技术正处于市场导入及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如何把智能表面技术做到更好,需要主机厂、方案设计、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企业等的共同努力,现艾邦建有汽车智能表面微信群,长城、一汽、长安、绿驰、东风、大陆、敏实、科世达、库尔兹、日写、东丽等企业均已加入,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推荐阅读:
活动推荐:
汽车智能表面高峰论坛
Automotive Smart Surface Industry Forum
时间:2018 年7月12~13 日
地点:上海汽车城-昆山维景国际酒店
(花桥镇花桥国际商务城兆丰路2号,步行5分钟可达上海地铁11号线安亭站)
论坛议题&嘉宾(拟邀请):
| 
 序  | 
 议题  | 
 演讲嘉宾  | 
| 
 1  | 
 平板显示及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 
 复旦大学 谷至华 博导  | 
| 
 2  | 
 纳米银线在触控柔性方面及汽车智能表面的应用  | 
 C3nano 陈晓峰博士  | 
| 
 3  | 
 光学贴合在汽车LCD以及智能表面的应用  | 
 伟亚光电 刘年虎 中国区销售经理  | 
| 
 4  | 
 宝龙油墨的汽车智能表面解决方案  | 
 德国宝龙 吴张永博士  | 
| 
 5  | 
 汽车智能驾驶舱的发展趋势  | 
 吉利集团 刘景林吉利集团新业务战略规划部总监  | 
| 
 6  | 
 智能表面3D图案变形控制技术  | 
 浙江工业大学 董星涛教授  | 
| 
 7  | 
 智能玻璃在汽车上的应用  | 
 上海圣戈班 郭晓峰博士  | 
| 
 8  | 
 碳纳米棒在汽车智能表面的  | 
 Cannau颜国义 销售总监  | 
| 
 9  | 
 光学微纳纹理在汽车CMF方面的新技术介绍  | 
 苏州印象 胡祖元CEO  | 
| 
 10  | 
 高压成型机在汽车智能表面的应用  | 
 Hytech Forming Fred Himmelein CEO  | 
| 
 11  | 
 触控解决方案介绍  | 
 赛普拉斯宫江海 市场总监  | 
| 
 12  | 
 智能表面在长安汽车的应用案例  | 
 长安汽车秦宇志 内外饰开发室主任  | 
| 
 13  | 
 造车新势力对汽车智能表面的理解  | 
 蔚来,威马等(To be invite)  | 
| 
 14  | 
 3D玻璃汽车智能表面的应用  | 
 康宁玻璃(To be invite)  | 
| 
 15  | 
 KURZ,NISSHA在汽车智能表面的案例  | 
 KURZ,NISSHA(To be invite)  | 
| 
 16  | 
 薄膜技术在汽车智能表面的应用  | 
 IML/IMD、TOM(To be invite)  | 
| 
 17  | 
 To be Determined  | 
 AF,AR,AG,HC(To be invite)  | 
| 
 18  | 
 塑料/薄膜在汽车智能表面的开发应用  | 
 科思创(To be invite)  | 
| 
 19  | 
 光学照明在汽车智能表面中的设计  | 
 欧司朗(To be invite)  | 
报名联系人:
方式1:在线报名

方式2: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徐小姐:18617020032ab020@polytpe.com
江先生:18666186648 jyg@polytpe.com
仇小姐:15013545762 ab025@polytpe.com

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艾邦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