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BS38(Rubber=38%)与合适SAN共混使胶含量为16%再与PC3.2(Mw=3.2w)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合金,其缺口冲击性能如图1。
图1.PC含量对PC/ABS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可以看到,随着PC含量的提升, PC/ABS的1/8”缺口冲击是不断增大的,而1/4”缺口冲击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C/ABS为70/30时呈现最大值,也就是说此时PC/ABS对厚度的敏感性最弱。
PC含量对PC/ABS脆韧转变温度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
图2.PC含量对PC/ABS脆韧转变温度的影响
图2表明,PC/ABS的3.18mm样条的脆韧转变温度基本随PC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而6.35mm样条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在 PC/ABS为50/50时呈现最低值。可见,对有低温韧性要求的PC/ABS来说,70/30未必是最佳选择,而且厚度不同时,其PC含量变化方向也应不同。
可见,PC中引入ABS后,其3.18mm的常温IZOD冲击下降,脆韧转变温度提升;但6.35mm的IZOD冲击强度提升,脆韧转变温度下降。因此,常用配比70/30可认为是综合考虑了厚度、温度等因素对冲击性能影响的选择。
图3 帕萨特PC/ABS内门把手(毛胚和电镀件),来源锦湖日丽
也有研究认为,当PC/ABS配比为80/20 时,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当PC/ABS配比为70/30时,拉伸强度出现极大值;当ABS 含量为50%时,PC/ABS的流动性最好。将市场上常用的PC1100和 ABS8391复配后发现,基本符合此规律,如图4所示。
图4 PC含量对PC1100/ABS8391不同厚度样条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因此,PC/ABS共混物冲击强度的表现是与样条厚度、测试温度等相关的,且其变化趋势未必一致,对于不同的PC和 ABS,其最佳配比可能有所不同。从研究及经验来看,一般最佳值出现在PC含量为60%-80%之间。
(以上部分数据来源于D.R.Paul的论文,转载来自相容化技术论坛•佳易容)
艾邦高分子已建汽车产业交流群,做汽车相关的朋友如加入社群探讨,请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申请加入,验证时请备注汽车+您的公司名称
整车企业:北汽银翔、东风小康、众泰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潍柴、沃尔沃、长安福特、中国一汽、重庆力帆、重庆小康、重庆长安、北京宇超……
零部件厂:延锋江森、超力科技、平伟科技、常州精维信、中昌汽、上海徕木电子、镇江克瑞特、重庆博奥镁、重庆常廷、重庆德川、……
材料企业:埃克森美孚、重庆友强、东丽、富士康塑应中心、聚赛龙、金发科技、俊尔、兰蒂奇、普立万、科聚孚、领优、奥普特……
以上企业均已报名参加9月9日汽车非金属材料峰会哦!想要跟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朋友,抓紧时间报名咯!报名请联系陈小姐:15220260125
第一届重庆汽车非金属材料技术与用用峰会
(9月8-9日 保利花园皇冠假日酒店)
会议时间:2016年9月8~9日
会议地点:重庆(重庆保利花园皇冠假日酒店 位于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龙怀街1号)
会议议程:第一天签到,第二天正式会议
注:9月8日下午参观长安汽车,因名额有限,需提前报名
报名方式: 陈小姐,15220260125 ,18320928915微信同电话号码。
方式1:请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阅读原文,在线报名参会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