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反映,商家宣称智能手表具有防水功能,但是过水后就出现无法开机的情况。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特意去扒了扒一些智能手表厂商对于手表防水的相关宣传介绍。
1、防水等级有点杂……
防水功能是智能手表的主要卖点之一,不少商家更是着重宣传具备“游泳”性能,但各类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和标准有点杂。比如华为儿童手表3是IP67级防水,Ticwatch GTX是IP68游泳级防水,小天才儿童电话手表D3是IPX8级游泳级防水,小米MI米兔儿童电话手表5C是IPX8 20米防水,苹果Apple Watch SE是50米防水,佳明GARMIN Instinct是 10ATM防水等。







对于这些防水等级,
我们也去专门了解了下,供参考。
10ATM、50米:国际标准组织(ISO)定义的防水标准,表示在标准条件下模拟可承受的水深压力。比如5ATM意思就是模拟50米深的水压环境下不进水,通常也用50米表示,但并非实际50米水下的防水能力。
IP68 、IPX8: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IP防尘防水等级标准,表示将一定条件下电子产品持续浸没在水中,性能不受影响。后面的2位数字分别代表防尘和防水,数字越高,防护等级越好。
2、同一防水等级,
适用场景竟然不一样?
我们还发现,即便同一防水等级的手表,在适用场景上也不一样,这就让消费者很迷糊了。比如华为儿童手表4X,满足5ATM防护等级要求,防水达到50米,可用于游泳或海冰游泳等浅水域的水上活动,但是不适用于潜水,但是名瑞SPORTS WATCH可以潜水。


同样的IP67级防水,华为儿童手表3提示不能游泳,但是京耳智能运动手表却表示可以游泳。


3、提示不显眼!
此外,有些商家对于防水性能和适用场景的宣传介绍格外显著,但有关不适用的场景或注意事项的提示有点不明显,字体小且模糊,消费者极有可能忽视掉这些重要信息。

还有些商家仅说明是“生活防水”,但未对其具体概念予以说明。同时配一张手表浸泡在水里的图片,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适用场景理解误导。


一、
多数消费者对智能手表防水等级标注是不清楚的
在问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级标注为“IP67”或“IPX8”,您是否知道并理解其具体含义”的问题时53.2%的消费者表示认为自己搞不清楚,32.9%表示听说过但不理解,13.9%表示听说过并理解。

在问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级标注为“5ATM”或“10ATM”,您是否知道并理解其具体含义”的问题时43.5%的消费者表示认为自己搞不清楚,34.7%表示听说过但不理解,21.8%表示听说过并理解。

二、
多数消费者容易受到数字的引导
在问及“如果一款手表防水等级标注为 “50米”,您是否认为可以游泳时佩戴”的问题时73.8%的消费者表示认为可以,8.5%表示不清楚,17.7%表示认为可以。


消保委观点
部分商家事前极力试图将游泳或“类游泳”场景和防水等级捆绑在一起,无形中让消费者产生防水与游泳的概念混淆,弱化了对适用场景的判断,事后却以“防护性能可能因日常磨损而下降”,或是“浸入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予保修”为由转嫁风险,这让缺少甄别能力的消费者很难精准预防和合理维权。
商业宣传要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为前提,商家除宣传手表防水性能“理论极值”外,更要结合现实使用情况,使用显著的方式告知消费者注意事项和适用场景,并对专业术语作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让消费者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防护。如果商家宣称其智能手表具备可佩戴游泳功能,就应当保证相应的质量和性能,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出厂功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消保委):智能手表“薛定谔”的防水性能?!丨消保委监督
